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媒体九州

真正的“新儒家”

来源:北京晚报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6年11月08日

  

  《唐君毅全集》

  唐君毅 著

  九州出版社

   

  海外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著作,此前曾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过十卷本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过数种。但种种原因,均未能完整展现唐先生著作全貌,因此也影响了大陆学者对唐君毅的学术研究。皇皇39卷本《唐君毅全集》(九州出版社)的面世,必将泽惠学林,助力于学者的研究。

 

  唐君毅先生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其宗旨在疏通中国文化生命之命脉、护持人道之尊严、保住价值之标准,其心愿在此文化意识之唤醒。其“三向九境”的哲学体系,力图囊括人类文化的各种价值形态,古今哲学的各种义理,冶中、西、印及儒、释、道于一炉,在近百年中西文化的汇聚冲突的大背景下,实践着融通儒佛道、涵化印西中的学术途径,对中国近代哲学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九州出版社的《唐君毅全集》,以1991年台湾学生书局版《唐君毅全集》为基础,对唐君毅部分著作进行重新编辑、校对、增补和分类。新编本力求完整地呈现唐君毅先生在“花果飘零”的时代对中华民族、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著,以及其“灵根自植”的信念坚守和返本开新的创造精神;同时也真实地呈现其“立三极”、“开三界”,融通中西印三大文化系统的理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以及做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实的中国人、一个真实的现代世界的中国人的独特人生轨迹。

 

  由于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国学似乎变得炙手可热。在这股热潮中,又以儒学为主。于是乎,各种“国学大师”粉墨登场,以牟利、赚钱为目的的读经班训导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儒学研讨会、研习班逐渐增多,我注六经、信口胡诌的伪大师招摇撞骗……而真正的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学者,在大陆的知名度和影响反而不高。不仅如此,一些研究儒学的人堕落成了伪儒和法儒,与权力沆瀣一气,为虎作伥。

 

  一般来说,学界倾向认为,正宗的儒家尽管没有民主思想,但是有民本思想。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最鲜明的体现。这种思想,与法家主张的弱民、贱民之术明显对立。《汉书·元帝纪》:“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历代王朝,绝大多数皇帝均以儒表法里,统治天下,恰如毛泽东所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正如秦晖先生所云,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批最优秀的精英如驻英国正使郭嵩焘等被儒家文化熏陶的人,都看到了英美民主制度的优越,他们用儒家的话语来称赞,推崇其为儒家向往的“三代之治”。与郭嵩焘一起做驻英副使的刘锡鸿可谓“晚清毕福剑”,朝堂之上听不得半句中国传统体制的不好,日记里却是盛赞英国的民主制,认为它比中国的皇权专制制度优越得多。因此,新儒家中的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等人不约而同地,反对法家,反对极权,反对专制,也就顺理成章。需要辨析的是,同样是反对法家,反对极权,反对专制,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却各有不同。

 

  根据唐君毅的学生梁瑞明介绍,在唐君毅看来,民主制度优于其他政制。“民主制度下的社会政治未必完善,但有真正的民主制度,则任何人滥权就必不为人所许可,故在民主政治中的为政者就不敢像君主专制、贵族专制下的当政者,明目张胆违背法律。民主政制有普遍的法律,有大家共认的权位承继法,不会采用血缘,也不依个人之权力发出指示,只依客观理性以选贤能为政,此在原则上仍优于其他制度。”不仅如此,唐君毅还强调,“民主制度要施行得美善,就要同时以教育改进人民之道德质量。要对人加以改进,并不能单靠法律之制订。法律不论如何严密,皆不能绝对防止人之私利之心。欲补民主政治之不及,除培养法律意识外,更要提高人民之道德意识及行为操守,这有赖教育文化工作。故民主政治之能完善的基础,仍落在文化教育之推行。”

 

  唐君毅认为,民主制虽然是现在的最佳选择,但是还不够理想。他主张礼治、人治与德治,由“良善的民主政制”过渡到“理想的民主政制”。由“理想的民主制度”看,“中国应保留礼治、德治与人治之优点与理想,又同时有制度来防止治国者权力欲之放恣。这有两方面工作要做:(1)将人之普遍客观意志发展出来,建立起客观的‘法治’与‘民治’之制度,防止政府中人政治道德意志之降落;(2)使所有国民都受理性原则之引导,故须培养出道德意志,由理性原则来支持并促进政府中人之道德意志。”

 

  在我看来,唐君毅先生有陈义过高之嫌。但是,他对民主的推崇,却尤其值得大陆研究儒学的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