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全部图书 > 大众阅读

不忍面对的真相:近代史的30个疑问

不忍面对_副本.png
作者:冯学荣 ISBN:9787510834318 责任编辑:常昕出版时间:2015-05-01 版次: 印次: 页数:240页 开本:16 包装:平装 市场价:¥39.80 试  读 预  定

  

  一、内容简介

   

  作者从中国近代史中找出30个事件,以凿实的第一手史料为证据,刨根问底,去伪存真,回归常识,澄清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披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史实。作者娓娓道来,观点新颖,通俗易读,既戒除了学术著作的艰深枯燥,也避免了戏说历史的轻浮失真,适合目前大众历史阅读趋向。

   

  二、作者简介

   

  冯学荣,近年来声名鹊起但又颇具争议的独立学者,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亲历北洋:从共和到内战1912~1928》《原来如此第2辑:清同治以后150年中国底本》等。

   

  三、目录

   

  1. 民国为何不禁枪 / 001

  2. 民国为何光棍多 / 010

  3. 民国为何不禁娼 / 017

  4. 民国为何抓壮丁 / 026

  5. 是谁策划了“北京兵变” / 034

  6.“府院之争”是怎么回事 / 045

  7. 蔡锷是怎样逃离北京的 / 053

  8. 保路运动和股票的故事 / 060

  9. 五四运动再回眸 / 064

  10. 孙中山亲日吗 / 072

  11. 皇姑屯命案新证 / 079

  12. 朱自清之死 / 087

  13. 红领巾的来历 / 092

  14. 黄花岗暴动为何失败 / 097

  15. 冯玉祥为什么倒戈 / 108

  16. 文绣、溥仪离婚始末 / 113

  17. 瞎子阿炳的故事 / 120

  18.“济南惨案”全景解读 / 125

  19. 日本为何管东北叫满洲 / 134

  20.“支那”一词是什么来历 / 141

  21. 日俄战争是争夺东北吗 / 148

  22. 鬼子为何要杀张作霖 / 157

  23.“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 / 162

  24.“卢沟桥事变”始末 / 169

  25. 上海租界是怎么来的 / 182

  26. 小议反入城运动 / 192

  27.“天津教案”始末 / 199

  28.“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存在吗 / 208

  29. 英国人为何要九龙和新界 / 213

  30.“三个月灭中国”是怎么回事 / 221

   

  四、编辑推荐

   

  ★人们平素深信不疑的一些“历史常识”,往往未必就是真相。本书作者无意哗众取宠,只是把国人不敢面对、不愿面对、不忍面对的史实细节未加掩饰地介绍给大家。

  ★ 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如果国人对历史没有切实的理解,那么不堪回首的历史一定会再现。

   

  五、序言

   

  “常识”一定就是真相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其实挺奇妙,人们平素深信不疑的“常识”,往往未必就是真相。例如在过去,人们普遍相信臀部丰满的女子容易生男孩,这个“常识”在中国的民间,曾经长期作为村夫野老选择配偶的铁标准之一。但是,现代科学却告诉我们,生男生女,其实取决于男性精子的染色体,与女方臀部是否丰满,完全无关。

  谈起中国历史,其实也是如此。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历史常识”,也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

  比如说日俄战争,人们一般都认为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而打的一场仗,可是史料和档案却在白纸黑字之间告诉我们,日本和俄国打的这场仗,主要并不是为了争夺东北,而是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

  再如,人们几乎都相信孙中山亲日。事实上,孙中山只是在早期态度比较亲近日本,而从20世纪20 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开始,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已经产生了剧变,变成了反日。原来,我们探讨历史要有一个时空坐标,一旦离开了这个时空坐标,人们很容易犯下“刻舟求剑”、“关公战秦琼”式的谬误。

  还有,人们都说,蔡锷将军是在名妓小凤仙的掩护下,从青楼出发,潜到火车站,偷偷逃出北京的,但是,民国档案却白纸黑字地记录着,蔡锷是向袁世凯请了长期的病假,光明正大、大摇大摆地离开北京的。

  再说历史上的“支那”一词,大家伙长期认为这个词是日本鬼子特地造出来羞辱中国人的,但是历史的真相却令人大跌眼镜——原来我们中国的皇帝唐玄宗,老早就在自己的诗文里,称呼中国为“支那”了。

  还有音乐家瞎子阿炳的眼睛,人们一般认为,是万恶的旧社会对阿炳进行了摧残,但是,阿炳的朋友乃至他的研究者们却发现了一个令人尴尬不已的事实——阿炳的失明,竟然是个人生活作风有失检点的后果。

  再说那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的“倒戈”,不少历史爱好者一直相信他此举是出于对国民革命的热爱,可是,张作霖父子及其幕僚的回忆和记述却显示,这其实是张作霖花了120万小洋钱而促成的“杰作”。

  大家还记得辛亥革命那一年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吗?长期以来,多少人相信四川的爱国乡绅,是出于民族情感而发起了这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其实,事件发生背后却与民族企业家炒股亏空的内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文学家朱自清,无数读者朋友曾经以为他是拒绝吃美国面粉而活活饿死的,可是,事实的真相却令人大吃一惊。朱自清真实的死因,是严重的胃病,他的死,和吃不吃美国面粉,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诸如此类的“常识”,以及它们面纱后面的真面目,真是说不完、道不尽,在这册小书中,有详细的论述,我在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我们时常会被这一类的“常识”所误导,每当我们得知真相时,往往又不忍面对。事实的真相,往往是如此的颠覆,如此的出人意料,我们不禁惊叹,讹传和谣言的能量,是多么的惊人。

  当然,比起讹传和谣言,更有生命力,拥有更伟大能量的,无疑是人们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精神。长江后浪推前浪,事实和真相,也总是越来越清晰,它们终究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愿与读者朋友共勉。

  冯学荣

  中国香港

  201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