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全部图书 > 大众阅读
生存逻辑 :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一、内容简介
本书从哲学及心理学的概念破解入手,通过对于“我”一步步地深入追问,阐述如何处理好“我”与世界的关系。强调在努力做到自身强大、反应及时、应对正确、力量足够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智慧,改变生活。
普通人对“成功”的渴望,让“成功学”陷入尴尬的境地,但事实上,学科抑或学习本身并没有过错,关键在于如何从认知到付诸行动,通过自己实际的努力,继而大踏步地去实现内心的梦想。
二、作者简介
唐金库,曾任东北某大型国企高管。醉心于“自我”意识的研究,先后提出“信念预备法”“力量开发法”“矛盾化解法”等理论体系。曾为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人才测评、咨询、培训及心理咨询等服务。
三、目录
致读者 1
预备 本书术语 1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8
第二章 话从哪里说起? 19
第三章 什么是“我”? 25
第四章 “我”从哪里来? 32
第五章 “我”是什么? 42
第六章 感觉与行为 54
第七章 “我”要“实现”什么? 78
第八章 我的“世界” 96
第九章 “我”该怎么办? 106
第十章 “我们”该怎么办? 127
第十一章 运筹法 140
第十二章 信念预备法 153
第十三章 力量开发法 171
第十四章 矛盾化解法 188
第十五章 双重相对原理 193
第十六章 辩证法 203
第十七章 时间空间是什么? 240
第十八章 掷硬币实验研究 266
四、编辑推荐
阅读本诉你可以——
剖析自己的性格行为,坚定未来的职业规划
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展以往的思想格局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挣脱狭小的人际圈层
聆听成功人士的心得,把握身边的可贵机遇
五、媒体推荐
大家常说,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但改变的前提,一定要建立在自我的正确认知之上。熟读这本《生存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好“我”与“我”的世界的关系。
——《黑龙江日报》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本书会及时出现,它能让你变得理性、智慧,仁慈以及感恩。唐先生的新作无疑会迈入这一启迪者的行列。
——《职业》杂志
对于许多迷惘的年轻人而言,你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构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的哲学体系。感谢唐金库老师的精彩分享,奋斗方向与解决方法同样重要。
——《鹤城晚报》
六、序言
致读者
读者朋友:
生存,有其内在的逻辑,破解它、掌握它,再出色地运用你自己的智慧,就一定能够活出你想要的人生、你憧憬着的人生、你理想的人生。
本书从“哲学”这个概念的破解入手,紧紧抓住“我”这个哲学的核心,通过对于“我”一步步地深入追问,在对哲学史上从未真正得到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极有创意的解答的同时,还告诉您许多与人生密切相关的新的重大发现。这本书,将使大多数读者在山重水复的朦胧人生中,突然感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走进一个完全崭新的人生世界。
在以往的哲学研究中,有一个理论背景,即认为人类的活动不同于自然界的运动,不能用研究自然界的方式研究人类活动,不能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的方式研究人的活动,在本书看来,这是以往哲学研究的一个战略性失误:它严重束缚了研究者的眼光和手脚。
本书坚决抛弃了这一指导思想,把人还原为动物、生物乃至无生命物体,从而成功地发现:包括无生命物体在内的任何物体,都先天具有整体性的刺激反应本能,刺激反应本能分别作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但都不是盲目的,而且都是先天具有不可更改的确定性指向的。
这一发现即相当于宣告:包括无生命物体和生命物体在内,任何物体都普遍具有“意志”。
在这个基础上,本书进一步发现:无生命物体的“意志”是保存自身,生命物体的“意志”是延续生存,而与其他生命物体具有重大区别的人的意志是自我实现。
本书发现:差不多被我们熟视无睹的汉字——“我”,埋藏着一个重大秘密:它原来同时具有“自我”和“我方”即具有“小我”和“大我”两个义项,作为“小我”的自我仅仅限于“我”自身,是“我”一切生存行为的出发点和立脚点,而当“我”的胸怀和眼光足够宽广的时候,“大我”就包含了全人类。作为小我的“自我”和作为大我的“我方”、“我们”亦即社会,是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的两大平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也只能——通过这两大平台演绎自己的人生,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结。
本书发现:一方面,“自我”意识是我们展示自己人生的基本平台,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处理问题的立脚点,同时,作为人,本能所具有的不可更改的确定性指向即意志是“自我”实现,这都意味着:自私是人的本性,个人利益最大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取向。
本书发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自我实现,体现为两大人生目标,这两大人生目标,分别指向两种心理感觉:其一是人们常常用乐不可支、喜不自胜、心花怒放、春风得意、喜形于色、手舞足蹈等等褒义词加以形容的,关于满意、高兴、兴奋、幸福、快乐、愉快、畅快、痛快、喜悦、欣喜、欣慰、快慰等等感觉的集中体现,这就是“愉悦”;其二则是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一定与人生的这两大目标密切相关:或者为了前者,或者为了后者,或者兼而有之。
本书发现:要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亦即使我们获得极愉悦和自身价值最大化,以自我为出发点和立脚点、本性自私的我们,却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为他人乃至为全人类——也就是为大我谋取利益之路才能实现:这是我们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必走之路,只有这条路,才有可能成就一个人靓丽无悔、辉煌灿烂的人生。在这样的基础上,本书通过“信念预备法”、“力量开发法”、“矛盾化解法”、“运筹法”、“辩证法”,以及“我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各章,为读者开辟了一条完全崭新的实现人生两大目标亦即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之路。
本书明确、系统、全新地诠释了“物质”、“时间”、“空间”、“世界”、“社会”、“道德”、“辩证法”以及“哲学”、感觉等等一系列重大哲学概念;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信念预备法”、“力量开发法”、“矛盾化解法”、“双重相对原理”等全新的哲学方法和哲学思想,并且将“运筹法”引入哲学,建构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的哲学体系,形成了一个关于生存的逻辑。
这本书,是本人用三十多年的心血成就的,本书最早的一稿,书名《实践哲学》,在八年前已经写就,从2007年9月开始,以“中华一儿郎”的网名断断续续发表在“天涯社区”论坛上,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肯定和鼓励:一位网名“论不语”的网友说:中华一儿郎的原创哲学,不错,“可以看出哲学在当今中华盛世中的繁荣”。一位网名“海角000”的网友说:读到中华一儿郎《实践哲学》“让人感觉逐步走上富裕的中国,开始有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在思考和探索深层次的学术范畴的问题了,揭开真理的面纱。还原世界的真实面目的企图正在智慧者的脑子里生根发芽,在西风东渐的今天,民族的与本土的思维和思潮的活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也正是最终解决中国出路在何方、中国人富而不强的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
读者朋友:我家楼下的草坪又绿了,草坪中的树也长出了嫩叶:料峭的寒风送来了又一个春天。相信您会理解,在我的眼里,总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