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全部图书 > 大众阅读

华夏之光: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华夏之光立体封面_副本.png
作者:齐欣 / 崔希栋 ISBN:9787510875786 责任编辑:出版时间:2018-12-01 版次:1 印次:1 页数:214 开本:16 包装:平装 市场价:¥68.00 试  读 预  定

  

  一、内容简介

 

  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以独有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追溯中国古代科技演变的历史,还原真实的中国古代科技风貌。在这本书中,我们立足于中国科技馆的丰富馆藏资源,介绍了采矿、冶炼、农耕、水力、建筑、交通、医疗、天文地理、音乐、物理、数学等方面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本书文理兼备、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是一本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兼具科普价值和人文价值,进行博物爱国教育的好书。

 

  二、作者简介

 

  齐欣,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研究、科技馆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科普服务标准化研究等工作。参与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科普图书3本。

  崔希栋,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部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学士和教育学硕士学位

 

  三、目录

 

  第一章 发掘地下的“宝藏”/ 001

  第一节 采矿史上的一面“旗帜”/ 002

  ——铜绿山古矿井

  第二节 石油钻井之父/ 007

  ——深井开采井盐技术

  第二章 点石成金,铸金成器/ 011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青铜文化/ 013

  ——青铜冶铸

  第二节 点石成铁/ 019

  ——生铁冶炼技术

  第三章 农耕民族的智慧/ 021

  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的耕地机/ 022

  ——耕犁

  种子条播种机的始祖/ 024

  ——耧车

  世界上最早的扬谷高新科技产品/ 025

  ——扇车

  第四章 水力的妙用/ 027

  筒 车/ 028

  连机水碓/ 030

  水转连磨/ 031

  水 碾/ 032

  船 磨/ 033

  第五章 古代人的“水泵”/ 035

  利用杠杆原理的“水泵”/ 036

  ——桔槔

  曲轴转动的“水泵”/ 037

  ——刮车

  轮轴原理的“起重机”/ 038

  ——辘轳

  利用链传动原理的“水泵”/ 039

  ——井车

  高扬程的“水泵”/ 040

  ——高转筒车

  齿轮和链传动装置的“水泵”/ 042

  ——翻车

  第六章 霓裳锦衣的国度/ 045

  纤纤玉蚕,吐丝作茧/ 046

  ——蚕与丝

  热汤引绪,化茧成丝/ 048

  ——脚踏缫丝机

  弦随轮转,众机皆动/ 049

  ——水转大纺车

  手经指挂,穿梭打纬/ 050

  ——原始腰机

  札札机杼,助力织布/ 050

  ——汉代斜织机

  灵机一动,巧织经纬/ 051

  ——大花楼提花机

  第七章 墙倒屋不塌的秘密/ 055

  惊艳7000 年的美/ 056

  ——榫卯

  既坚且美,灵动蓬勃/ 058

  ——斗

  独特的中式建筑之美/ 061

  ——木架结构

  第八章 跨越古今的桥梁/ 063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064

  ——桥梁的由来

  江山多娇,桥梁妩媚/ 065

  ——桥梁的类型

  跨越山水,跨越古今/ 067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第九章 由郑和下西洋说起/ 071

  舟船起源/ 072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四大发明/ 074

  中国古代三大船型/ 077

  超前轶后、冠绝古今的壮举/ 078

  ——郑和下西洋

  第十章 奇妙的车辆/ 081

  指南车/ 082

  记里鼓车/ 084

  独轮车/ 086

  舂 车/ 087

  磨 车/ 088

  第十一章 古人的医疗与健身/ 091

  老中医的透视眼/ 093

  ——望、闻、问、切

  小穴位,大健康/ 094

  ——针灸与按摩

  菲尔普斯的新“纹身”/ 095

  ——拔罐

  “尝”出来的医疗数据库/ 096

  ——中药

  古人的体操运动/ 097

  ——八段锦

  第十二章 仰观天象/ 099

  古人眼中的夜空/ 100

  古人的宇宙观/ 102

  古代的天文仪器/ 104

  第十三章 古代的“钟表”/ 109

  立竿见影/ 110

  ——圭表

  一寸光阴一寸金/ 111

  ——赤道式日晷

  “1 刻钟”的由来/ 112

  ——多壶升箭式铜壶滴漏

  最早的机械钟/ 114

  ——水运仪象台

  第十四章 张衡地动仪/ 117

  世界掀起复原张衡地动仪的热潮/ 118

  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 120

  最新研究的张衡地动仪的复原模型/ 122

  第十五章 古人对光的探索/ 125

  墨子与小孔成像/ 126

  潜望镜/ 128

  透光镜/ 130

  第十六章 音乐中的知识/ 131

  战国编钟/ 132

  扁钟与圆钟的区别/ 134

  朱载与十二平均律/ 135

  第十七章 生活中的物理/ 137

  回旋的竞逐/ 138

  ——走马灯

  觥筹间的戏谑/ 140

  ——公道杯

  倒转的乾坤/ 142

  ——倒灌壶

  布衾中的氤氲/ 143

  ——被中香炉

  涟漪间的回响/ 144

  ——龙洗

  第十八章 古代数学成就/ 147

  算 筹/ 148

  算 盘/ 150

  《九章算术》/ 151

  圆周率/ 152

  隙积术/ 153

  贾宪三角 / 154

  出入相补原理/ 155

  勾股定理/ 156

  雉兔同笼/ 157

  纵横图/ 157

  第十九章 好玩的益智玩具/ 159

  变化无穷的七巧板/ 160

  奥妙趣味的九连环/ 162

  不可思议的华容道游戏/ 164

  第二十章 造纸术/ 167

  无纸时代/ 168

  神奇纸,中国造/ 170

  竹香幽幽纸绵长/ 172

  防虫印花巧思量/ 173

  第二十一章 印刷术/ 175

  印刷术的前驱技术/ 176

  ——印章和拓石

  是技术,更是艺术/ 177

  ——雕版印刷流程

  提高印刷效率/ 180

  ——活字印刷术

  第二十二章 火 药/ 183

  炼丹炉中的发明/ 184

  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 186

  ——突火枪

  集束火箭的代表/ 187

  ——一窝蜂

  世界上最早的有翼火箭/ 188

  ——神火飞鸦

  世界上最早的二级火箭/ 188

  ——火龙出水

  中国火药、火器的西传/ 189

  第二十三章 指南针/ 191

  端朝夕的司南/ 192

  人工磁化的指南鱼/ 194

  腹中藏磁的指南龟/ 195

  悬针定向的缕悬法指南针/ 195

  浮针定四维/ 196

  ——罗盘

  出海远航/ 198

  ——指南针与航海

  第二十四章 瓷器的王国/ 199

  瓷器的前身/ 200

  ——陶器

  由陶到瓷/ 201

  ——陶瓷制造工艺的飞跃

  青瓷如玉/ 203

  白瓷如雪/ 204

  彩瓷如画 / 205

  第二十五章 连接东西的丝绸之路/ 207

  古代丝路的魅力历史/ 208

  中西方科技的传播和交流/ 210

  21 世纪的丝绸之路/ 213

  —— “ 一路一带”倡议

 

  四、前言

 

  作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常设展览由“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览组成,其中蕴含着由古今中外诸多科技发明、发现、创意转化而来的900多件科普展品,涵盖了中国古代科技、经典基础科学、现代科技应用、前沿科技展望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套丛书,是中国科技馆的老师们披沙沥金,从常设展览中精选最具科技馆特色、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在此基础上重新描绘而成的一个精彩科学世界。阅读这套丛书,你不仅可以游览一个动态立体的书本科技馆,更可以了解每件展品蕴含的科学原理,欣赏一个个趣味横生的科学故事,掌握一条条靠谱有用的科学常识。

  在这里,华夏文明几千年孕育的科技成果琳琅满目:你一定会惊叹,一根根细细的丝线穿梭在经纬之间,竟会被编织成华美的绫罗绸缎;一件件古人用来观测星空的精致仪器,竟能破解自然运行的奥秘,描绘遥远天体的奇妙。在这里,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尽数呈现:你在课本上学到的一条条定律和一个个原理,在科技馆里都化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现象,都等着你伸出双手,开动脑筋,一同探索。在这里,科技在现代生活方方面面的应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老爷车到高铁、飞机,从四合院到智能家居、绿色住宅,从电话到卫星通信、虚拟现实,技术的革新不断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便利。在这里,科学家们对浩瀚宇宙“可上九天揽月”式的登攀令人赞叹,对蓝色海洋“上穷碧落下黄泉”式的探索令人感动,对微观粒子“不破楼兰终不还”式的捕获令人敬佩。

  亲爱的读者朋友,希望通过阅读这套丛书,你能感受科学原理的美妙,惊叹技术应用的巨变;探秘精巧机器的神奇,体会世间生命的多彩;领略前哲探究的艰辛,放飞科技创新的梦想……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跟随着这套丛书,来中国科技馆一探究竟,感受科学的奥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