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全部图书 > 思想学术

觉知的智慧

觉知的智慧立体.png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ISBN:978-7-5108-2803-4 责任编辑:出版时间:2015-01-01 版次:1 印次:1 页数: 开本: 包装: 市场价:¥78元 试  读 预  定

  

  一、内容简介

   

  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集》的第五本,选择了克里希那穆提1948—1949年在世界各地所做的演讲和讨论。“觉知”是本书集中探讨的话题,我们所面临的生活难题,根源在于我们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观念与信仰妨碍了我们认识真理。停止思想,放弃努力的愿望,无为地去体验,才能展开心灵的觉知,实现智慧的觉醒。

   

  二、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美国《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大圣者之一”。他生于印度,少年时期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以后成为彻悟的智者。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他一生的教诲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迷茫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他的著述是由空性流露的文字和讲话集结而成,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上留下广泛深远的影响。

   

  三、目录 

   

  出版前言

  英文版序言

  印度班加罗尔

  为让真理降临,就应做到无为的觉知 / 2

  认识自我,是持续不断地认识你的本来面目 / 14

  讨论生活的目的,必须弄清“生活”“目的”是指什么 / 30

  若想认识世界,必须了解自己 / 46

  建立观念,对行动是有害的 / 61

  认识“当下实相”,心灵要处在不做评判、不予谴责的状态 / 78

  我的本来面目带来我与他人的关系 / 94

  印度浦那

  你做某事之前必须得认识你自己 / 114

  实相是解决无数难题的唯一方法 / 126

  基于某个念头行动,势必走向痛苦和悲伤 / 138

  在无为中蕴含着非凡的行动 / 152

  现代教育塑造不出完整的个体 / 167

  创造力是没有“努力”的无为的存在状态 / 187

  心智上的专门化意味着死亡 / 205

  摆脱时间的制约 / 223

  印度新德里

  在当今文明里人的幸福为什么失去 / 242

  我们的问题在于要带着觉知展开行动 / 246

  当你停止思想,觉知才会到来 / 256

  认识自我就可以终结痛苦 / 268

  印度巴纳拉斯

  想要摆脱痛苦,就应该从自身入手 / 288

  唯有通过体验,才能发现事情的实相 / 296

  改革不过是一种后退 / 310

  记忆,绝非觉知之道 / 327

  承认“当下实相”是最为困难的 / 336

  美国加州

  幸福与满足是不同的 / 356

  仅仅聆听,既不接受也不排拒 / 366

  信仰妨碍对自我的认知 / 379

  什么是简单 / 391

  专业化是一种绊脚石 / 404

  什么是真正的宗教 / 421

  扰乱,对于觉知是不可或缺的 / 433

  观念局限了我们的行动 / 445

  问题乃是我们自身思考方式的反映 / 458

  能否在没有观念的情况下展开行动 / 470

  服从是另一种形式的支配 / 483

  生活的难题不需要方法 / 494

  为什么我们被困在自我意识里 / 507

  观念是一种逃避 / 520

  英国伦敦

  完整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 534

  理解个体方能认识个体与国家的关系 / 547

  认识复杂的问题,需要寂静的心灵 / 559

  因空虚孤独而寻求感受是逃离自我 / 570

  心灵通过觉知迈入真正的寂静 / 580

   

  四、编辑推荐

   

  在当今文明里,人的幸福为什么失去

  为让真理降临,就应做到无为的觉知

  当你停止思想,觉知才会到来

   

  五、序言

   

  克里希那穆提1895 年出生于印度南部的一个婆罗门家庭。 十四岁时,他被时为“通神学会”主席的安妮·贝赞特宣称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导师”。通神学会是强调全世界宗教统一的一个国际组织。贝赞特夫人收养了这个男孩,并把他带到英国,他在那里接受教育,并为他即将承担的角色做准备。1911 年,一个新的世界性组织成立了,克里希那穆提成为其首脑,这个组织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让其会员做好准备,以迎接世界导师的到来。在对他自己以及加诸其身的使命质疑了多年之后,1929 年,克里希那穆提解散了这个组织,并且说:

  真理是无路之国,无论通过任何道路,借助任何宗教、任何派别,你都不可能接近真理。真理是无限的、无条件的,通过任何一条道路都无法趋近,它不能被组织;我们也不应该建立任何组织,来带领或强迫人们走哪一条特定的道路。我只关心使人类绝对地、无条件地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走遍世界,以私人身份进行演讲,一直持续到他九十岁高龄,走到生命的尽头为止。他摒弃所有的精神和心理权威,包括他自己,这是他演讲的基调。他主要关注的内容之一,是社会结构及其对个体的制约作用。他的讲话和著作,重点关注阻挡清晰洞察的心理障碍。在关系的镜子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了解自身意识的内容,这个意识为全人类所共有。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不是通过分析,而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在这一点上克里希那穆提有详尽的阐述。在观察这个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内心存在着观察者和被观察之物的划分。他指出,这种划分阻碍了直接的洞察,而这正是人类冲突的根源所在。

  克里希那穆提的核心观点,自1929 年之后从未动摇,但是他毕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简洁和清晰。他的阐述中有一种变化。每年他都会为他的主题使用新的词语和新的方法,并引入有着细微变化的不同含义。

  由于他讲话的主题无所不包,这套《克里希那穆提集》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任何一年的讲话,都无法涵盖他视野的整个范围,但是从这些文集中,你可以发现若干特定主题都有相当详尽的阐述。他在这些讲话中,为日后若干年内使用的许多概念打下了基础。

  《克里希那穆提集》收录了克里希那穆提中年及以后出版的讲话、讨论、对某些问题的回答和著作,涵盖的时间范围从1933 年直到1967 年。这套文集是他教诲的真实记录,取自逐字逐句的速记报告和录音资料。

  美国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作为加利福尼亚的一个慈善基金会,其使命包括出版和发布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影片、录像带和录音资料。《克里希那穆提集》的出版即是其中的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