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最新动态
碎片化时代 不应放弃思考
来源: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01日
(《人间世: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余世存 著 九州出版社 2014年9月版)
十年前,余世存的《非常道》一书出版,从而也将写作带入微博化。本书是一部展现人情世象的微博体笔记,其中既有时代社会最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命题,又有日常生活最细小的饮食男女话题,是汉语对精神的关注、抵达和成全,是精神对庸常的安顿、命名和超越。与一般微博疲于不过脑的转载或信手胡掐博取眼球截然不同,余世存每天都会专门腾出时间,从主题到内容,用心打理,所以简短的文字极富含金量。
面对汹涌澎湃的数字化革命,余世存觉得,“数字化生存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信息化、零度化了”,而在这个时代,“我们能做一个有尊严的看客就不错了”。数字化乃大势所趋,数字化不仅迅速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习惯,甚至还有我们的思维定势。余世存担忧的是,数字化使社会阅读出现明显分野,快餐式阅读盛行,与之相伴而行的是想象力的匮乏,思考开始短路。
余世存擅长将那些看似相互没什么关联的零碎现象,通过有效整合后,给读者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躁狂”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症状,一些富二代为夺家产疲于心机,有官太太物欲膨胀毫无底线……在余世存看来,“尊严感”的迷失不仅导致一些人心态躁狂,有的人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伦理与道德。物欲膨胀时代,精神若迷失,只会令人我们失去应有的人格底蕴,最终异化为物质丰富的精神病人。
“精神分裂”一节,余世存发现现在的人身上有许多分裂迹象:“白天、单位、公共场合做鬼,夜晚、家里、私下、网上做人”。对于这类分裂现象,他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以上的声音”,他借荣格之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潜意识向上努力涌出的内容。当潜意识只能潜伏式生存,这何尝不是我们社会性的“精神分裂”症呢?
余世存的微博体亲近而有见解,思考而不艰涩,有时这些文章像是心灵鸡汤,有时又能在不经意间给人以心灵的震颤。透过他对碎片化时代的精神解构,我们也许应当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放弃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这是我们提升精神品质的重要路径。
文/和刀
作者系路桥建设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