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最新动态

宋代人这样花钱

来源:深圳晚报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6年07月22日

  

  《宋代消费史》(插图珍藏版)

  何辉 著

  九州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如果穿越回大约1000年前,我们到北宋都城汴京“高档餐厅”会仙楼吃一顿,堪比今天去一趟五星级酒店;在宋朝买一本书得花掉一个采茶工近2倍的工资,你会感叹今天的书卖得是白菜价;幸好去夜市买一份猪肚或鸡杂,只要几文钱,你不用担心钱带没带够……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会不会很有趣?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语言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辉的《宋代消费史:消费与一个王朝的盛衰》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何辉专辟研究路径,以消费为枢纽,深度考察了宋朝三百二十年间的消费状况,并讨论社会消费如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势盛衰。

 

  用六年写一本《宋代消费史》

 

  每个有志于研究消费、经济的学者,可能心底都有个经世济民的理想,希望自己的研究有助于国家发展并增进人民的福祉,何辉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接受深晚记者专访时说,他一直关注消费与国家盛衰之间的关系,加上从小就对宋代感兴趣,所以做博士论文时选取了宋代消费史作为课题。

 

  何辉的研究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历史进程为研究的“经线”,以消费状况及影响消费的诸因素为“纬线”。资料储备和写博士论文花了三年时间,之后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又花了近三年时间研究,增写了二十多万字,才完成书的定稿,耗时不可谓不久。该书首版由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本次九州出版社推出的是插图珍藏版。

 

  《宋代消费史》一书的副标题是“消费与一个王朝的盛衰”,两者到底存在什么关系?何辉介绍,两宋共三百二十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时较长的朝代,也有不少时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化,商业也获得了大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宋朝整体上国内相对稳定,经济比较发达,尊重文化,有比较好的消费环境。在三百二十年间的大多数时间,宋朝政府消费有较为充足的财政收入,民间消费在城市内部比较旺盛,而农村在大部分时间也能够保证自给自足,并能够拿出一定的商品用于交换。

 

  但是,从南宋开始,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副业对手工业产生了排斥力。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来看,宋代虽然商品交易旺盛,但依然没有形成真正大众消费的基础。不论北宋还是南宋,大城市尤其是京城内的消费,对商业与政府财政提供了主要支撑。一旦战争或其他不可抗力使大城市和京城受到打击,整个国家的消费与生产体系就被严重破坏。北宋的灭亡,与汴京地区被侵略有很大关系。反之,国家的衰落也会迅速使消费滑坡。北宋灭亡后,都城汴京迅速衰败,因其消费主力已经南迁。南宋的衰退,也与其都城杭州及周边地区受到战争极大破坏有关。

 

  宋代消费一大特征是依赖大城市

 

  宋代消费的一大特征就是依赖大城市,当时,宗室、官僚和大城市的市民消费是主要消费,这奠定了此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消费格局。今天,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依然远远高于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宋代市民消费活动丰富多彩。北宋都城汴京、南宋都城杭州内,都有很多著名的酒楼和娱乐场所。据《东京梦华录》,在北宋都城汴京有家会仙酒楼,在这里吃饭,“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只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菓菜楪五片,水菜椀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这句话,一种解释是,两个人在会仙酒楼吃上一顿,花费大约要银一百两。另一种解释是,两人在会仙楼中吃一顿饭,所用银餐具(用银打制)需要用银近百两。用银餐具吃饭的地方,吃一顿饭不一定用银近百两,但花费一定不少。这就好比你去北京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吃顿饭,定然是要花不少钱的。

 

  当然,如在北宋汴京的州桥夜市吃点小吃会比较省钱。据记载,鹅、鸭、鸡、兔、猪肚肺腰子、鸡杂等每份大约15文左右。这是普通市民消费得起的。

  宋代尽管文化非常发达,但普通人买书估计是买不起的,即便买得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绍兴十七年(1147年)刻印的《小畜集》一部八册,价格是每部价钱五贯文省。“五贯文省”大约是3850文,这是按照100文省等于77文换算的。“省”表示不是足钱。大概同一时期,福建采茶工的月工资是2100文左右。这就是说,一部《小畜集》的价格大约是福建采茶工月工资的1.8倍。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高峰

 

  写此书,何辉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史料搜寻与收集。中国传统史学轻社会生活史,更不用说消费史。关于消费的资料,不是没有,但极为零散,散布于各种史籍中。何辉尽量把常用史籍买到手,宋史古籍收藏了一大屋子,占了所有藏书的一半以上。一些特大部头的古籍,他就去国家图书馆查。一些珍贵的古籍善本、保存本不能复印,就手抄,整个过程苦中带乐。

 

  何辉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中国社会、中国政府对农业税和商业税的依赖在北宋时期发生了一次渐进式的“质变”,这个渐进式变化是从至道末年(公元997年)到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之间发生的,北宋政府除两税之外的其他收入,主要是榷利,确实在保证政府消费方面逐渐超过了两税的地位,但是这一变化趋势是比较平缓而稳定的,而不是急剧发生的。此后,北宋政府对两税的依赖才较快地下降。社会经济方面,南宋开始,中国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这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中国的很多方面。

 

  关于写作此书的现实意义,何辉说,通过对这幅宋代消费图景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大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其消费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大国的国民消费心态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何种状态;同时,还将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个大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努力做到未雨绸缪,进而去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可能发生之社会危机,以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捍卫并增进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