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进入第二天。在下午的主会场内,“学术性最高”的一场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这场活动就是九州出版社举办的“看书影识古书——谈谈古刻旧本卷次和目录页码的标记形式”讲座。
一看到这场讲座的名称,很多人就会感觉到有些晦涩,但就是这样一场一般人很难听进去的讲座,却吸引了众多的济南市民和读者。距离讲座开始还有20分钟,展区内已经坐满了人,后来的只能站着听。
辛德勇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旁涉中国古代政治史、地理学史、地图学史、水利史、出版印刷史、天文学史等学科领域。主要著作有《隋唐两京从考》《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建元与改元》《制造汉武帝》《生死秦始皇》《旧史舆地文录》《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国印刷史研究》《史记新本校勘》等40余种。因功底深厚、见解独到,有“辛神”之誉。
本次讲座涉及的图书是辛德勇所著的已经出版了三集的《学人书影》。这套书是辛德勇从自己的藏书中,选编出的一册清代经部书籍的书影,并对每一部书的版本信息作了说明。这些旧刻本古籍,与他的读书与研究密不可分。编选出版这部书影,既是与同道学人交流文史研究的基本观念和方法,也有助于清代版本学研究的走向深入,以揭示版刻特征变化背后的历史文化脉动。
讲座开始后,辛德勇选取了他的《学人书影》系列丛书中初集、二集、三集中的古籍,分经、史、子三部分对每类、每种古籍的刊刻特点、印刷,以及淘书的经历等进行了解读,尤其是对古籍中的目录、页码的出现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讲座中,辛德勇用丰富的古籍知识,点睛式的讲解,深入浅出地对每种古籍的内容、版本、价值等与现场读者、藏书爱好者等进行了交流,让听众真正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古籍的美和古籍中的深厚文化内涵,也让这些读者初步认识到了古籍在当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巨大的作用。
另外,在讲解中,辛德勇还穿插讲述了自己在淘书中的趣事和如何“慧眼”识书的事例。辛德勇讲得非常投入,读者也听得入迷,本来计划一小时的讲座,竟讲了近一个半小时才结束,也说明了本场讲座的受欢迎程度。
讲座结束后,众多读者争相请辛德勇老师在书上签名留念,现场充满了书香和热烈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