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6条,用时0.0020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欧航局探测卫星绘出宇宙全景_新民网_为民分忧 与
欧航局探测卫星绘出宇宙全景_新民网_为民分忧 与民同乐   新华社巴黎7月5日电 (记者李学梅)欧洲航天局5日宣布,该机构的宇宙探测卫星“普朗克”根据此前收集的数据,绘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   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
tech.xinmin.cn/2010/07/07/5636563.html  2010.07.07 10:07:26  

中科院院士:各国都在准备探月为的是月球资
市科技交流馆、都市快报承办的杭州科学大讲堂在杭师大举办第三十二讲,由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主讲。   欧阳自远是江西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曾负责中国地下核试验选场、模拟试验与地质综合研究,1960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陨石...
tech.sina.com.cn/d/2010-04-30/15534135350.shtml  2010.04.30 00:00:00  

意大利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地球中微子
即来自地心的反粒子。   实验室负责人贝利尼称,利用意大利核物理研究所格瑞·萨苏国家实验室安装在地下1000多米深处的巨型BOREXINO探测仪,科学家观测到了地壳下几千公里深处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释放出的中微子。根据获得的数据,科学家们将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化学成分,从...
tech.sina.com.cn/d/2010-03-16/14583949441.shtml  2010.03.16 00:00:00  

港澳台专家参与嫦娥一号科学研究_新民网_为
和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科研力量,进一步促进“嫦娥一号”科学数据的应用,中国成立了由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等两岸四地专家共同参与的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由123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相关科研院所和...
tech.xinmin.cn/2010/07/17/5820778.html  2010.07.17 04:52:21  

嫦娥二号升空将装备升级版激光眼
”的候选着陆区精细制图,确定月球车释放位置。   据了解,激光高度计的主要用途是测量探月卫星到星下点月球表面的距离,为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提供卫星相对月表高度数据,该数据与卫星轨道参数结合可提供三维影像处理所需的高程参数。在“嫦娥一号”上,激光高度计...
tech.sina.com.cn/d/2010-03-10/08333923725.shtml  2010.03.10 00:00:00  

广西宾阳隧道塌方事故救援受阻
的钻孔高压送风,在洞顶观测是否有风对流;从1号隧道的横通道用钻孔快速钻到塌方体内,以判断是否有空间;用微型摄像头从洞顶1号管放下,探测坍体情况;紧急调运生命探测仪,探测塌方体内的生命迹象。   此外,还将组织专家对新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判明隧道内部的塌方情况。...
house.people.com.cn/GB/12153550.html  2010.07.15 10:23:25  

南海一号发掘: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里程碑
在观看了整体打捞方案的模拟试验后赞不绝口:“方案如此精妙,只有中国人才做得出来。”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在距离阳江东平约20海里的海域发现一艘宋代商船,打捞出200多件珍贵瓷器,此船被命名为“南海一...
tech.sina.com.cn/d/2010-05-18/01254197388.shtml  2010.05.18 00:00:00  

第26次南极科考人员:天文台建到南极最高点
术等高技术的发展;同时对航天、能源、通讯等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们认为,中国南极天文台的建设目标应是:具备准空间的探测性能,天文观测设备可以无人值守、全自动现场运行,能够远距离远程操控和调度控制,数据现场存储并部分实时传回等等。   专家们希望五...
tech.sina.com.cn/d/2010-04-15/15174062708.shtml  2010.04.15 00:00:00  

传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新系统防御网络攻击
施发动的网络攻击。   消息人士表示,该系统将对电网和核电站等重要基础设施的运营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监测,一旦电脑网络内的传感器探测到有网络攻击的迹象,便会激活相应的活动。   据悉,雷神公司(Raytheon)已经获得了该项目的一期订单,总值为1亿美元。   美国国家...
tech.sina.com.cn/i/2010-07-08/11504402259.shtml  2010.07.08 00:00:00  

英国男子利用气球高空拍照堪比火箭
我如何拍摄这些照片感兴趣,”哈里森说,“他想知道我们怎样办到,以为我们用了火箭。”   这一装置包括一台普通数码相机、一个气象探测气球、一套全球定位系统和一些胶带。他利用网上下载的免费软件更改相机设置,使相机每5分钟启动一次,每次拍摄8张照片和一段录像。气球最终...
tech.sina.com.cn/d/2010-03-26/08233989210.shtml  2010.03.26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