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用时0.0020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中国青年报:带上爱因斯坦的大脑去旅行
中国青年报:带上爱因斯坦的大脑去旅行   爱因斯坦大脑的奇特旅行始于1955年4月17日晚。这一天,这位76岁的物理学家因胸痛住进普林斯顿医院,次日凌晨死于大动脉肿瘤破裂。当晚值班的病理学家哈维自作主张地取出了这位物理学家的脑部。   收藏脑、研究脑,闻之令人毛骨悚然,却是...
tech.sina.com.cn/d/2010-05-19/07484204297.shtml  2010.05.19 00:00:00  

"病虎"发威 大型强子对撞机首实现每秒万次对
终于在近日使两束质子束完成了每秒1万次的粒子对撞实验。这是LHC首次达到了设计时所预期的工作强度――即运行于环形隧道中的粒子数量达到物理学家所计划数量,因为每秒1万次粒子对撞实验意味着,每一束要多达1000亿个质子,其同时创造了对撞质子数量新世界纪录。   CERN...
tech.xinmin.cn/2010/07/01/5532356.html  2010.07.01 16:20:59  

网络推手发帖诋毁商誉首遭刑事追诉
帖子还提出“康姿百德之骗术二:冒充高科技”。“从其公司网站发布的资料来看,居然分不清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两个概念,足见其欠缺基本的物理学知识。”   李银祥是北京理工大学前身的北京工业学院1979届化学工程系毕业生。对此,他解释说:“这两者的差别我当然清楚,论文中必然...
tech.sina.com.cn/i/2010-04-08/07194032079.shtml  2010.04.08 00:00:00  

中国科技馆启动科学讲坛
阳自远向在场的数百名中学生和公众作了题为《月球探测的形势与中国的嫦娥工程》的讲座。在6月26日的“科学讲坛” 第二场活动上,来自瑞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勒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将就纳米技术作报告。   另据介绍,“科学讲坛”作为一项优质科普资源,每期讲座都...
tech.sina.com.cn/d/2010-06-24/08214344990.shtml  2010.06.24 00:00:00  

第26次南极科考人员:天文台建到南极最高点
高点   本报记者 游雪晴   4月13日,刚刚随“雪龙”号回国两天的商朝辉和宫雪非,顾不上回家休整就赶到了北京,参加以“南极冰穹A天文学和物理学”为主题第371次香山科学会议。作为正在筹建中的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的研究人员,他们在今年的第26次南极科考中,出色完成了...
tech.sina.com.cn/d/2010-04-15/15174062708.shtml  2010.04.15 00:00:00  

美国发现最小超导体由四对分子组成
导现象的最短分子链长度为3.5纳米,此时分子链由4对有机盐分子组成。科学家表示,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小超导体。   领导这项研究俄亥俄大学物理学副教授苏韦拉(音译)表示,他们研究表明,超导并不仅是宏观现象,在分子水平上同样存在,这为研究超导现象开辟了新途径。...
tech.sina.com.cn/d/2010-03-31/07224005361.shtml  2010.03.31 00:00:00  

新研究揭开爱因斯坦智力超群之谜
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因斯坦大脑的某些部位确实非同寻常,也许可以解释为何他在提出相对论和其他开创性理论之前,成就便已令同一时代物理学家难以望其项背原因。   大脑顶叶比常人大   另外,这项研究结果还表明,爱因斯坦对音乐的爱好在他的大脑解剖中也有所反映。19...
tech.sina.com.cn/d/2009-04-23/13003031340.shtml  2009.04.23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