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精彩书评

以史为鉴 拒腐防变 ——读《简明中国反贪史》

来源:四平日报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5年07月15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因为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位,给一些贪腐分子提供了敛财机会。他们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导致怨声载道。贪官利用权力寻租搞利益输送,败坏党风政风世风,堪称人民公敌。

 

  其兴也博焉,其亡也忽焉。我们要想跳出一个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律,就要以史为鉴,拒腐防变,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基础。贪腐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这也是包拯、海瑞等清廉官员青史留名的原因。在与贪官较量的过程中,我国历朝历代逐渐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反腐机制,至今仍然屡试不爽。例如众所周知的巡视制度,就在近期的反腐斗争中大显神通。其实巡视制度发端于西汉,成熟于唐、明,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

 

  由此可见,反腐不仅要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反腐制度建设,也要从我国历朝历代的反贪史中去吸收经验,从而铁腕反腐,使贪官无处遁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春瑜先生长期致力于反贪史的研究,成就颇丰。他在主编的《简明中国反贪史》一书中指出,虽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贪污腐败如蚁啮柱,久而久之,柱朽如渣,华屋遂轰然倒塌。在君主专制时代,反贪斗争犹如“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开国之初狠抓反贪,中后期“寻租”之风愈演愈烈,到了执政末年则是民不聊生,始终无法走出轮回怪圈的尴尬。

 

  本书共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十个章节,概括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反贪机制、反贪实践、反贪文化以及反贪启示。存亡非天定,兴衰岂无凭,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可不察。总结历史各时期反贪斗争的经验,无疑对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书堪称贪官墨吏的录鬼簿,更是打鬼捉妖的反贪经。

 

  例如秦汉时期的反贪启示为:必须对贪污腐败的巨大危害保持清醒的认识;构建严密的监察架构是有效进行反贪的必备前提;反贪的主要武器只能是法律,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建立淳朴简约的官风、士风和民风,形成良好的吏治大环境,对抑制腐败则有较大的作用;民众要有反贪的参与权;表彰廉吏,提高官吏的道德水准和自律意识,对官吏保持廉洁奉公是必要的,但对其作用不能高估。

 

  我觉得保障民众反贪的参与权是最为重要的,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我们不能忽视民众反贪的力量,贪腐分子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分子,他们就生活在群众中间,他们的衣食住行娱,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公职人员的日常消费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正常收入,又不能解释清楚其巨额财产的来源,那么这样的人肯定有问题。当然提高官吏的道德水准也很重要,如果执政者施政始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且具有正确的义利观,这种人肯定不会腐败。

 

  本书恰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折射出历朝历代反贪斗争的经验与教训”。以古鉴今,知反腐倡廉任重道远;铁腕治贪,让老虎苍蝇无从藏身。这是国内首部概括总结从先秦到民国的反贪启示录,史实与史识和的完美结合,极大丰富了反贪治腐的理论体系。本书对于党中央零容忍、全覆盖的反贪工作,将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促进作用。

  

  彭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