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媒体九州

一本迟来的书——评《大明雄风·俞大猷传》

来源:泉州晚报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5年09月14日

  

  

  蔡长溪

  

  俞大猷一生抗倭,是五百年前的“抗日英雄”,当我接到曾纪鑫先生的《大明雄风·俞大猷传》(以下简称〈俞大猷传〉)时,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读完全文,并参与讨论。下面仅以《俞大猷传》的几个亮点略叙己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俞大猷传》开篇,就以近两千字的篇幅,将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展示给读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原文化传入泉州,不但没有被排斥,反而被泉州郡的沃土、刺桐的活水加以吸取,融汇与拓展。到了唐朝,泉州已呈现出“市井十洲人”的经济繁荣的都市景象。欧阳詹在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成绩公榜,名列第二,韩愈第三,世称“龙虎榜”。朱熹对此题道:“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运气;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欧阳詹开了个好头,此后更是人才辈出,北宋宰相曾公亮,政治家、书法家蔡襄,科技宰相苏颂等拔尖人才都是泉州人。

  

  明朝,泉州已是著名的理学之乡,享有“今天言《易》者皆推晋江,尤清(蔡清)为精诣”的称誉。期间,俞大猷正值年少,为圆他的“抗倭护国梦”,就学于王宣、林福、赵本学,成了蔡清的再传弟子。赵本学著有《赵注孙子兵法》等,其特点是“字句有解,解之使意显,引之使事核”,是一部史例典型、理论完备、见解独到的军事理论著作。此后,俞大猷拜精通荆楚长剑、武艺超群的李良钦为师,并将对《易经》的理解与研究运用于军事。他对《易》学有关奇正、虚实、矛盾、变化的辨证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出了“练兵必先练胆,练胆中必先教技,技精胆则壮,胆壮则兵强”和“功收万全”等一套海防战略理论。中国军事学院范中义教授称赞“俞大猷的军事理论不亚于孙子兵法”。

  

  叙述平倭战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俞大猷娴于韬略,自弱冠从戎,以至大将,在兵间五十多年,身经百战……”如果把俞大猷身经的大小战役逐一平铺书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俞大猷传》作者一方面把舟山的岑港激战和福建的平海大捷作为重点描述,体现了俞大猷大智大勇、忠心报效朝廷、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另一方面作者则把普陀山、烈港、金塘岛、临山、吴淞等几个取得大捷的战役串联起来写,既展现了俞大猷稳重巧妙的战略战术,又描写了他勇猛杀敌的战斗场面。

  

  “俞龙戚虎”解真谛

  

  世言继光如虎,大猷如龙。《俞大猷传》从两人的家庭出身、人间阅历、性格特征、战略思想、练兵治军、战功业绩、行事方式、个人著述等方面作了深层次论述、分析和比较,让读者对这两位英雄有比较客观、公允的认识。

  

  俞大猷出身卑微,世袭百户;戚继光出身将门,世袭登州指挥佥事。战略上,俞大猷运筹帷幄,既有整体谋略,又有具体战法,堪称将帅之才;戚继光冲锋陷阵,更加刚毅勇猛。性格特征方面,俞大猷个性耿直、为人正派、胸襟坦荡,不迎合权贵、不巴结文官讨好上司;戚继光比俞大猷更为圆融,特别在处事方面,要灵活得多……经过一番比较,作者写道:“俞大猷在抗倭战争中,不仅有高屋建瓴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具体战役、战斗中,也能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嘉靖年间所取得的几次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都离不开他谋定后动的正确指挥与身先士卒的勇猛顽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俞大猷是剿灭倭寇的关键人物,不仅与戚继光媲美,甚至超乎其上。”

  

  《俞大猷传》是一部早该写就的传记,虽然来得迟了点,但终于面世了,值此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亦可告慰俞大猷英灵于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