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全部图书 > 其他

带领孩子走向何方—中国文化下的教育

带领孩子走向何方.png
作者:徐嘉蔚 ISBN:9787510834790 责任编辑:出版时间:2015-05-01 版次: 印次: 页数:212页 开本:32 包装:胶装 市场价:¥26.00 试  读 预  定

  

  一、内容简介

   

  本书从当代教育中人们容易忽略的现实问题入手,去分析孩子在成长中不知不觉迷失方向的原因所在,并结合中国哲学思维和中国式的民族性教育特色,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诠释新一代父母日常教育中的误区,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作者简介

   

  徐嘉蔚 女

  儿童教育研究实践者。作者从幼儿园至大学的教育、家长表现、师范考核和企业再教育的各类教育状态进行观察对比,研究中西文化性质所造成的成长与发展差异根源,儿童多维度成长成效与成年后职业生涯、家庭及社会生活协调比较,社会背景的变动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如何体悟助推成长等,历时15年。

   

  三、目 录

   

  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

  观海的角度

  中国孩子

  料与雕琢

  

  快乐与愉悦

  心结、孩子的角色与行为动力

  教育观念的心理预备

  各就各位,预备!

  个体与总体

  个体与总体的阴阳五行

  万物负阴而抱阳

  阴阳鱼的时空演绎

  人之初的善恶与收放的教育

  五行与文化发展

  宫商角徵羽,仁义礼智信

  孩子的成长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

  多子与孝悌之道

  大智慧

  

  虚与实

  开放的眼界,务实的感知

  中国文化下整体框架的教育成长观

  认识世界,调整方向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什么?智慧又是什么?

  夫妻相生 沃土渐成

  妈妈是什么?

  坤母之慧

  孩童之智

  容易

  坦荡荡与长戚戚

  二八定律

  频率和调频

  

  抱负属于谁?

  坐标

  教育的本位

  乾坤之道与男生女生

  中国的严父慈母特色

  观察、考量与成长

  思维的限定和打开思路

  由眼光向内训练为眼光向外

  约束的成长和松懈的生活

  教育是什么?

  与谁共舞?

  公平

  成功的模样

  

  

  比较与比合

  常态行为对认知的影响

  爸爸妈妈们的需要

  家长语言的信息容量

  家长的心理承受力

  知、情、意、行还有现实意义吗?

  “温故而知新”的道理

  感知与教育的合理深度

  感知的个体

  理解力与阅读深度

  判断力与层层递进的安全系

  控制力

  接受能力

  归属感与志向

  汉语的学习效力

  思考的升腾

  正与邪的孩子

  失败与出错

  “想怎样就怎样”吗?

  孩子们的情绪时代

  爱与溺爱

  中外文化,我们的教育倚重何方?

  教育关键期的坤童之慧

  让我们再一次认识汉字的概念

   

  四、编辑推荐

   

  本书结合中国古人哲人的深意、传统家族教育方式等提出一些有别于当代流行趋势的观点供大家思考、讨论。

   

  五、精彩书评

   

  将中国哲学放在系统论的当代思维体系中诠释,使当代人理解中国哲学,并觉察社会人文发展轨迹,这是本书的核心,也是教育孩子的要旨。

   

  六、序言

   

  我们带领孩子走向哪里呢?这是我们很多人想得很明白,但又完全没有想过的问题。说想得明白,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在时兴的正规和非正规的法则下都努力地设计规划自己的阶梯;说完全没有想过,是几乎没有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变动的时空运转中调整自己的前瞻方向。我们怎样看待孩子的塑造和人与环境的融洽?让我们站在中国哲学宏大和精微的视角下来探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未来吧!

  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于“易”的哲理,在于阴阳和阴阳的变化,在于五行的衍生和五行的合和与生克,在于三生万物,在于太极走向阴阳,再走向八八六十四的万象更新。这是中国人的祖先对大自然常轮的发现!

  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造就了中国人,造就了中国民俗,造就了中国式家庭,也造就了中国人的情感体系,造就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西式思维大量引进的今天,中国子民世俗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先进起来,而是更加杂乱无章。

  中国文化在大自然的子太极系统下同样走向阴阳两极,所以我们有中国精粹,也有中国糟粕,我们该传承哪一极呢?是中国人都会有正确的选择。我们该如何分辨精粹与糟粕并持久分辨下去呢?这是我们要指导并训练孩子们的。世界终究周而易之,所以我们的孩子要增长学问,要能够识别,能够抉择,而不是全盘学习并不恒常的知识。中国的经是恒常的道理,“易”在老子那里变得哲理化,也多少被用来揭示人性在易变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化;“易”在孔子那里被世俗化和可操作化;但他们的道理都被历史的长河卷进更多的泥沙而不够清澈,我们需要带领孩子们传承和习做,我们也更需要在大自然面前、在道理面前追本求源。

  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已五行俱全,她是动物属性的,她对植物属性的西方文化可以学习、化合,而不可以嫁接、拼装,我们无法像西方文化那样植物性地原装嫁接,我们总是拿来人家的拼盘,添加佐料,变成小炒。于是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更中国化、更先进、更符合人性成长节奏地选择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而不是拿西方的泰勒管理模式去机械化生产中国的“知识分子”或社会精英!正因为中国社会的五行俱全,所以靠西方嫁接方式生产出来的“社会骨干力量”的本质过于单调,而并不符合中国社会各个五行分支体系的大多数需要,于是人才困难和个人成长瓶颈问题多多。这些多多的问题反过来是这样的:

  具有五行属性的主体和客体以合和或相生为宜。今天的孩子们更生活在火的烧灼氛围里,阴阳的相互应对使阳性的男生走向阴极,使阴性的女生走向阳极,所以我们看到更多阴盛阳衰的例子,这是不符合常理的,所以我们要濡润调和中国的孩子们。

  濡可以是耳濡目染,可以是潜濡默化,这些状态和变化都不是说教可以完成的,但是很多老师批评学生时总是滔滔不绝,父母面对成绩和作业也总是大发脾气,这是火药味十足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物质丰富的现实和追逐财富的内心,是西式富贵与贫贱的阴阳性社会价值模型的嫁接在中国的排异反应,于是孩子们在成绩面前将不得不内忧外患地火烧火燎!

  中国的家庭也是符合天圆地方格局的,父为乾,母为坤。但在现实中爸爸通常是回家休息的游客,而不是教子有方的父亲,所以本可以慈爱有加的妈妈似乎变成了严苛的爸爸,孩子每每回家都是一顿数落或者严密监管,孩子们的生活中没有慈母滋润的节奏,这同样是中国式体系被破坏的写照。所以,我们需要给中国的孩子们从社会到人心,从家庭到每个成员,都增加润泽的内涵,只有湿润的夏季才可以有旺盛和繁荣,只有水与火的交融通畅才可以既济(易卦第63卦),所以我们需要孩子的生活中可以经常有“濡”的湿润。

  学习好不是靠大满灌完成的,学习需要静默,需要适当的“空”,就像酿酒的桶永远都不会用尽100%的空间,因为甜美的味道需要空间和空气对果浆的运化!所以我们需要适时给孩子们足够的“濡”的停留和延迟,这是当代父母们和教育工作者们需要练习的内心涵养和张弛有度的应对手段。

  今天的孩子能够“忍”吗?今天的孩子能够自控吗?相信更多的长者能够比较得出,今天的孩子不能自控的水平是上一代的几倍,是上两代的几十倍,这是阴阳走向极端的现实状态(就像植物的根和梢无节制地不停生长的样子),是教育模型被西方植物阴阳性状的模板所干扰带来的问题,它不是西方心理学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的企业用人、社会管理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连父母面对长高的孩子仍然压力重重!因此,练就孩子们“濡”的含忍能力是我们成年人重要的功课!

  濡的水润属性是我们当代养育和教育暂时的需要,因为社会的经济人文不总是火气冲天的;但人性(在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五行为水)可节制的润是我们中国人持久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一个人五行成长的需要(见书中有关章节),也符合中国社会合和的五行平衡需要。

  人性具有水的肆意流淌的属性,人性的正善和可控是我们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基础,文化精粹和经典艺术是让我们避免随波逐流的智慧。正的人性表达是艺术的源泉,而文化艺术精粹是濡养人性的良方,因此鉴赏力正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教育力量和创造力再塑造的力量。如何发掘中国的文化艺术,用以调和中国家庭及孩子,是具有可持续的生命力的学问。

  我们将怎样带领孩子走向长生?在人的成长中,可持续的学问是男修方向,女修格局,两厢交相辉映,这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教给我们的方法。

  怎样用中国文化修正教育中的误区和偏差,这是本书的思考角度,为此本书提出了一些理念,并期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后续将有儿童成长关键期具体阶段如何实施教育的内容,将分段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