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最新动态

新书速递:《文化与教育》

来源: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15日

 

 

立封

《文化与教育》立体封面

  基本信息

  作者:钱穆·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人:黄宪华

  字数:229千字

  开本:880毫米×1230毫米 32开

  印张:11.5

  定价:24.00元

  编辑推荐

  《文化与教育》于一九四二年初版,汇集钱穆先生抗战时期发表的有关文化与教育等问题的二十篇文章。一九七五年,钱穆先生将此书通体重读,稍作文字修正。编辑《全集》时,增入内容相近之文若干篇,形成共四十二篇的版本,本书即以此为底本。上卷二十篇主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及东西文化比较、青年与人生观等内容;下卷二十二篇从教育制度与教育之师道等方面加以论述。写作时间跨度较大,读者借此可窥先生在不同时期中对教育问题之看法。

  内容推荐

  我常觉得孟子有一些极耐人寻味的话,我时常会记忆起。我此刻则忽然的记起了如下的几句。孟子说: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这是一般设想的譬喻。他的大意是说,一个人已犯了七年的病,而他的病却非储藏到三年之久的艾,不能灸治。但是问题便在这里。傥使此人事前并没有蓄藏三年之久的艾,我想他那时不出三个办法。一是不惜重价访求别人家藏三年之艾的,恳求出让。但是此层未必靠得住。一则不一定有人藏,二则藏的不一定肯让,三则或许要价过高,我不一定能到手。第二个办法是自己从今藏起,留待三年再用。可是他病倒在床已有七年之久,从今藏起尚待三年,这三年内,病况是否可待,还是没把握。第三办法是舍却艾灸,姑试他种治疗,但是更无把握,而且医药杂投,或许转促其死。明知三年之艾定可疗此病,只是已是七年之病而更要耐心守三年。

  我时时想起这一段譬喻。我想那病人该悔到以前没有预藏此艾,现在开始藏蓄,虽知有十分可靠的希望,但是遥遥的三年,亦足使他惶惑疑惧,或许竟在此三年中死去。我好如此设想那病人心理的变化。

  作者简介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目录

  序 / 1

  上卷

  一 中国文化与中国青年 / 3

  二 中国文化与中国军人 / 12

  三 建国三路线 / 21

  四 东西政治精神之基本歧异 / 30

  五 东西文化学社缘起 / 44

  六 东西人生观之对照 / 47

  七 战后新世界 / 60

  八 世界文化之明日与新中国 / 75

  九 新时代与新学术 / 89

  一○ 中国民主精神 / 98

  一一 齐鲁学报创刊号发刊词 / 111

  一二 中国固有哲学与革命哲学 / 113

  一三 中西文化接触之回顾与前瞻 / 126

  一四 中国思想界的出路 / 134

  一五 从两个世界说到两种文化 / 143

  一六 如何建立人文科学 / 148

  一七 新原才 / 154

  一八 病与艾 / 161

  一九 过渡与开创 / 165

  二○ 现状与趋势 / 169

  下卷

  一 改革大学制度议 / 177

  二 理想的大学 / 187

  三 北大四十五周年纪念辞 / 197

  四 理想的大学教育 / 199

  五 一所理想的中文大学 / 220

  六 改革中等教育议 / 226

  七 从整个国家教育之革新来谈中等教育 / 233

  八 革命教育与国史教育 / 246

  九 中等学校国文教授之讨论 / 254

  一○ 编纂中等学校国文科公用教本之意见 / 270

  一一

  复兴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语国文之教材问题 / 277

  一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之师道 / 282

  一三 中国之师道 / 289

  一四 教师节感言 / 298

  一五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师道 / 305

  一六 中国之师道 / 313

  一七 当前的香港教育问题 / 322

  一八 香港专上教育瞻望 / 330

  一九

  香港金文泰中学一九五六年毕业典礼讲辞 / 334

  二○ 香港某英文中学毕业典礼讲辞 / 338

  二一

  五华学院人文研究班文史学科三年修业纲领 / 340

  二二 中国儒学研究计划大纲 / 349

  跋 /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