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最新动态

《三国演义》将刘备变性——剑眉枉凝: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代雄主

来源: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5年01月04日

    本期嘉宾

  剑眉枉凝

  商报记者 姜锋

 

  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英雄谱上,“皇叔”刘备算得上家喻户晓,知名度绝不亚于头号对手曹操和对手兼盟友的孙权,但其美誉度却远逊于他的铁哥们关羽,更大大落后于他的二把手暨实际接班人诸葛孔明。

 

  在小说家罗贯中的笔下及《长坂坡》《龙凤呈祥》等三国戏曲中,刘备被塑造成一个前半生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辈子畏畏缩缩的胆小鬼、可怜虫形象:其看家本领似乎只有一“跑”(大事不好,拔腿就跑),二“哭”(遭遇险情,掩面大哭),三“抛弃”(危急关头,抛妻弃子)……

 

  历史上的刘备真的是如此这般吗?在作家剑眉枉凝看来,《三国演义》为刘备做了一个“变性”手术:历史上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刘备,在罗贯中的笔下成了一个只会哭鼻子的小女人。因此,剑眉枉凝立志为刘备正名,依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华阳国志》等大量史料,对刘备生平中的重要事迹和三国历史疑案加以令人信服的解析,通过他的新书《刘备不是传说》,写出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刘备。

 

  “历史人物也是人,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一个只会哭鼻子的人,肯定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更不可能让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大批优秀人才矢志不移地追随终身。所以,刘备必然不是,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剑眉枉凝表示,刘备与曹操之争,并不是简单的争天下,更是王道与霸道之争。这也是诸葛亮、关羽等杰出人才,之所以矢志不渝地跟随初期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的原因所在,他们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跟着刘备,而是为了实现同样的理想——践行王道而一起打拼的伙伴、战友乃至兄弟。可叹的是,在这一轮王道与霸道的交锋中,占上风的是霸道……

 

  刘备不是只会哭的低能儿

 

  商报记者:你当初为什么要写《刘备不是传说》这本书?

 

  剑眉枉凝:我写这本书,主要是有感于今天人们对刘备的误解。刘备从少年时代摆地摊卖草鞋起步,坚持正能量的奋斗之路,最终成为乱世三国的一代雄主,不仅在当时,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都广受赞扬。但在今天,许多人却对刘备充满了误解,认为他是一个只会哭的低能儿。历史怎容任意涂抹,是非岂能随意颠倒?这促使我拿起自己的笔,为刘备正名。

 

  商报记者:今天的人们为什么对刘备误解这么深呢?

 

  剑眉枉凝:主要应该“归功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们知道,罗贯中是诸葛亮的超级铁杆粉丝,他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三国演义》中不惜为刘备做了一个‘变性’手术:历史上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刘备,在罗贯中的笔下成了一个只会哭鼻子的小女人。我们去看《三国演义》,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还是有主见的,比如黄巾起义中乘势而起、讨伐董卓时三英战吕布、救援孔融、救援徐州等等,行事还有几分男子气概。等到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集团的几乎所有事都是诸葛亮摇着羽毛扇做主了,甚至遇到一些事,诸葛亮就让刘备哭,而且刘备也不问为什么,就在那一个劲儿哭——试问,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当老大呢?别说在乱世三国打江山,就是今天,这样的人创业做老板,有几个人跟着他干?

 

  商报记者:《易中天中华史》中说“三国这段历史并不重要”,你怎么看?

 

  剑眉枉凝:这一点,我不敢苟同。汉末三国,虽然只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但这段历史上承秦汉,下启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重要性,只有一千年后的南宋灭亡可以相比。

 

  我们知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理想中的政治,就是王道仁政,西汉的中兴之主汉宣帝也曾说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也就是说先秦至秦汉时期,帝王的治国之道从不外乎王道和霸道两者。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之争,并不是简单的争天下,更是王道与霸道之争。但刘备、诸葛亮所践行的王道,最终没有取得胜利,胜利的是曹魏及司马晋的霸道。此后,王道衰微,霸道盛行,带来的恶果是固有的价值体系崩溃、整个社会风气急转直下,西晋时期贾后乱政、八王起兵,终使五胡乱中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价值观最混乱、政权更迭最频繁的南北朝时期。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很少领兵

 

  商报记者:作为刘备一生最强大的对手,你怎么看曹操这个人?

 

  剑眉枉凝:曹操确实非常有才干,论打仗用兵,三国时期无人能出其右。但曹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实行的是霸道政治,崇尚暴力,屠城杀降样样都干,用人唯才而不顾德,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所以在后世留下了不少骂名。但曹操有魄力有手腕、我行我素、活出真性情的作风,在今天这样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商报记者:很多人都觉得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是这样的吗?

 

  剑眉枉凝:有句话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做事风格。生性谨慎的诸葛亮,从来就不是擅长奇谋、兵行险招的人,相反,诸葛亮打仗用兵,首先是考虑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六出祁山,虽然没有成功,但损失都不大。甚至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想率精兵偷袭长安,也被谨慎的诸葛亮否决了。实际上,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很少领兵打仗,多是在后方治理根据地、发展经济、主持税收工作,这有点像“汉初三杰”中的萧何。刘备去世后,蜀汉名将也大多凋零,所以诸葛亮只好亲自统兵北伐,却最终劳师无功。

 

  商报记者:说起性格决定命运,关羽和张飞,好像是很好的例子?

 

  剑眉枉凝:是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就点明了这一点:“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里的君子、小人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君子是指士大夫,小人是指草根平民。而且《三国志》还记载说刘备早就看出了这个问题,特意劝张飞不要鞭打身边的士卒,最终张飞就是被怀恨在心的士卒杀害的。而关羽之死,与他的性格也是分不开的,骄于士大夫,得罪了敌我双方的不少高层,比如孙权、麋芳等,最终大意失荆州,落得身首异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实际上,善待卒伍其实也是关羽失败的因素之一,这一点说起来比较复杂,我在书中有详细的分析。

 

  史上没有明确桃园三结义

 

  商报记者: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桃园三结义呢?

 

  剑眉枉凝:按历史记载,关羽和张飞从黄巾起义的时候,就跟着刘备一块干了,此后一生不离不弃,中间还发生过关羽“辞曹归刘”的故事,确实非常难得。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他们三人是否结拜,但提到他们“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系十分亲密。关羽在“辞曹归刘”的时候,跟好朋友张辽交心:“我深知曹公待我不薄,但我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可见桃园结义未必是真,但三人盟誓却未必是假,他们三人结拜为兄弟是很有可能的。

 

  商报记者:毛泽东曾说:“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刘备的用人才能,有哪些方面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呢?

 

  剑眉枉凝:论打仗用兵,三国时期是曹操第一;论识人用人,则是刘备第一。刘备用人有几大长处:一是特别能凝聚人心。我们知道,刘备在赤壁大战之前,基本上都是到处漂泊,好几次输得精光,没有地盘没有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没有实力没有钱,给不出好的待遇、也开不了高工资,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这些当时的第一流人才,还是死心塌地跟着他干,这在三国时期都是很少见的。二是识拔人才特别精准。比如提拔黄忠、魏延,这两人后来都成为蜀汉名将。另外,诸葛亮看好马谡,而刘备当时已经看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惜诸葛亮没有听从,日后导致街亭失守,动摇北伐全局。三是人尽其才做的很好。刘备在世时,让诸葛亮治理后方,让关羽守荆州,提拔魏延守汉中,都是把合适的人才用到合适的地方的经典范例。

 

  商报记者:刘备身上最励志的地方,或者说最值得今天的年轻人学习的地方,能举例说明吗?

 

  剑眉枉凝:以今天的眼光看,刘备就是一个普通的草根出身的孩子,年幼丧父遭遇家庭不幸;之后由于家庭贫苦一度摆地摊卖草鞋为生;再往后在他母亲的坚持下,上了大学跟着大儒卢植读书;可是大学毕业之后,没关系没人脉的刘备却找不到工作。这个经历与今天的很多寒门大学生有相似之处,刘备如何从这个困境中走出去,最终走向成功,我想对很多年轻人会有一些启发。

 

   【人物名片】

 

   剑眉枉凝

 

   生长于甘肃武威,求学于古都西安,漂泊于首都北京。自幼酷爱读史,常欣然忘食。后精研三国,忆古思今,痛心于今天人们对刘备的误解,几乎读遍所有关于刘备的第一手史料,耗费心血著成此书,旨在还读者诸君一个真实而可信的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