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最新动态

冯学荣谈日本侵华史研究的“常识”与“陷阱”

来源:澎湃新闻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5年07月13日

  

  

  【编者按】

 

  独立学者冯学荣在《不忍面对的真相:近代史的30个疑问》中,从中国近代史中找出30个事件,以第一手史料为证据,试图刨根问底,去伪存真。在他看来,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如果国人对历史没有切实的理解,那么不堪回首的历史一定会再现。

 

  2015年6月14日,冯学荣在广州学而优书店的读书会上谈他所理解的近代史研究的“常识”与“陷阱”,澎湃新闻经出版方授权摘编现场讲稿。

 

  侯虹斌:今天活动的主题,有两个关键字:“常识”和“陷阱”,你能否谈谈,近代史上的“常识”和“陷阱”,指的是什么?

 

  冯学荣:说“常识”吧,我想大概就是说我们从小根深蒂固、老生常谈、自以为是的一些东西吧,讲起“陷阱”这个东西,我觉得不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就是全世界的老百姓,都有一个通病:迷信权威、盲从大流。“身边的人都这么说,这事儿还有假的吗”?还真不一定。

 

  侯虹斌:历史事件其实大多有其合理的一面,在某些特定的背景下,让我们穿越时空,也许我们也只能那样做,我不是故意为谁洗白,而是要换位思考问题。冯老师,现在网上有一种现象,动不动就给人扣“汉奸”的帽子,你对这种事情,有什么看法?

 

  冯学荣:只要是一个严肃的人,都不会用“汉奸”这种词去说当下的一个人。依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类似的罪名有“资敌罪”,但这个罪是在战争状态下才成立的,现在是和平年代,不存在“汉奸”的说法。你比如说马立诚吧,那么多人说他是汉奸,可是我对他的文字左读右读,没发现有什么不妥的,挺客观理性的一个学者。

 

  侯虹斌:你对日本侵华的历史有研究,你能够分享一点有意思的吗?

 

  冯学荣:我首先必须声明:日本侵华战争是罪恶的,尤其是战争期间屠杀中国非战斗人员的兽行,是罄竹难书,人神共愤,在这一点上,我和一般的中国老百姓的观点,没有任何区别。我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日本人拍摄的纪录片,片名就是四个字《日本鬼子》,从头到尾都是采访侵华的日军老兵,这些老兵说的都是在中国怎样杀人,看的时候我都控制不住情绪,总觉得日本投降之后,蒋委员长杀鬼子太少了,我总觉得蒋委员长应该将投降的鬼子一个一个审查,凡是有血债的,一律杀,但是蒋介石有他的难处,日本投降之后,在中国有一百多万的鬼子兵,你要逐个审查,逐个枪毙,他们知道你这个政策,那么他们就不肯放下武器,他们就会反抗,一旦反抗,老蒋又打不过,所以老蒋他也做不到彻底清算血债。这是一个,另外还有一个,蒋介石、阎锡山、各派的军队,都吸收了投降的鬼子兵,利用这些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鬼子兵来打内战。其中阎锡山是拿日本人当狗使的,跟解放军打仗的时候,哪里危险就叫日本人上哪里。当然,这个就扯远了,我回到侯老师提的问题。

 

  我认为在过去的70多年,日本侵华前因后果的这段历史,被过度政治化了,日本侵华战争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清晰的,它是两个动机,第一个是经济,第二个是国防。它不是为了“灭亡全中国”,所谓日本人要“灭亡全中国”,这是在抗战时期,我们中国人的政治宣传,因为在战时,你必须这样宣传:日本鬼子要灭亡中国,你甘心当亡国奴吗?不甘心吧?不甘心你就跟我打日本!这是战时的动员语言,不是历史的事实。但是抗战胜利之后,这种说法就传下来了,没有人去纠正它,于是,政治宣传就成了“历史常识”。

 

  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的日本侵华,第一是因为日本军阀要解决日本的经济危机,1929年之前,日本是出口棉纱、进口大米,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对日本的棉纱设定了高关税,日本的棉纱在世界上就滞销了,日本经济急剧下滑,日本国内开始有人挨饿,加上当时日本有人口膨胀的问题,日本军阀觉得要侵占满洲,将日本的经济危机转嫁出去。其次一个是国防,自从1922年日本赤党成立之后,日本的政治中枢一直将苏联视为假想敌,并且认为日本和苏联必有一战,为了打胜对苏联的战争,首先要攫取满洲(东三省),日本军阀认为:没有满洲的资源,是打不了苏联的。当然,日本这些动机,都是自私的,也是罪恶的,但它不是要“灭亡全中国”,我没有读过任何一份可信史料说要“灭亡全中国”或者是“侵占全中国”的。

 

  侯虹斌:战前在日本的内部,是不是对发动侵华战争也有很大的争议?

 

  冯学荣:主要是内阁和军部的争议。早在明治维新的时候,日本天皇将政权拿出来,还政于民,但是留了一个尾巴,就是将军队抓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当时的《日本帝国宪法》是一部怪胎式的宪法,军队不受政府命令,而只对天皇负责,所以日本的议会政治,是发育不全的,当时日本这个国家有两个头,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军部,从1894年甲午战争那时开始,军部就和政府存在一种微妙的、暧昧的、互相牵制的、模糊不清的关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日本媒体得知“柳条湖事件”的真相之后,有人是要公诸于众的,军部找了日本主要的媒体负责人,开了一个洗脑会,军部对媒体几个大佬说:“你们爱不爱国?你们要爱国的话,就听我的,不要将柳条湖事件的真相告诉民众”,于是日本媒体就被集体招安了,所以日本的老百姓对于“柳条湖事件”,一直误以为是中国人炸的,这件事一直瞒到什么时候呢?一直瞒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换句话说,从1931-1945年这14年间,日本人是受骗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日本人无辜,但日本人当时的确是受瞒骗的。所以整个战争期间,实际上就是日本军阀夺取国家政权的这么一个类似“动乱”的的过程,日本这个国家的国家机器,被一群军人牵着鼻子走、用军人的思维去办外交,能不出事吗?肯定要出事的。

 

  侯虹斌:似乎天皇投降的《玉音放送》前几天,还有人暴动?

 

  冯学荣:是的。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前,是有一小拨的极端军人试图冲进皇宫、劫持天皇、不让投降。

 

  侯虹斌:假设没有苏联的介入,中国的历史会是如何走向?

 

  冯学荣:历史不容假设。就像天气预报一个道理,一个小小的变量,往往会影响全局。但是既然是闲谈,遐想一下也无妨,假设国民党不跟苏联结盟的话,我认为北洋还是会乱,因为当时直奉双方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其实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假设:如果没有国民党,中国历史是什么走向?如果没有国民党,那么中国就是袁世凯的天下,这是大概率事件。当然,袁世凯不是民主人士,但袁世凯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在乱世当中,一个政治强人能稳定局势、使国家免于战乱,1912年中国开始搞的民主化运动,是一个彻底的失败,当然我不想说谁谁谁不适合民主,但历史是客观的:1912年中国搞民主是失败了,搞成了内战。请各位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不是说中国不能搞民主(现场书友笑),我只是在说近代史,我不谈1949年之后的事情。

 

  侯虹斌: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在近代史中,总是选择了最差的一条路,你认为呢?

 

  冯学荣:我觉得在1911年的时候,中国最急需解决的,并不是民主化的问题,而是建军的问题,当时的世界是虎视眈眈,十分险恶,在当时,求独立,求生存,是第一位的大事,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国家都要亡国了,还民主个啥呢?所以清政府在末期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情:大力建军。当然,历史终究是无法假设的,清政府虽然在努力建军,但是清政府搞的是“募兵制”,这种武装部队是没有灵魂的,战斗力有限,清政府的新军即便能发展起来,它的力量能壮大到哪个地步?能不能保卫国家?实属未知数。

 

  书友提问:有人说汪精卫是个曲线救国者,你说呢?

 

  冯学荣: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问,假设日本打赢了,中国会怎么样?我估算,假设是日本打赢了,那么中国就成了日本的附庸国,按照日本的既定国策,日本和苏联爆发战争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那么到时候,汪精卫的中国就当日本的炮灰、跟着日本上战场、和苏联打仗,结果怎么样?不知道,也许是很糟糕的。当然了,这些都是假设历史,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书友提问:蒋百里娶了日本老婆,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冯学荣: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国籍法是承认双重国籍的,日本人嫁给中国人不是问题,加入中华民国的国籍就行了,法律上就成为中国人了,实际上在清末民初时期,娶日本太太的中国人远远不止蒋百里,许多留日学生娶了日本太太。蒋百里是高官,高官的太太是受保护的,没有人敢怎么样。

 

  学而优书店陈总: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嫁给日本人,被人唤做“日本鬼子”。

 

  冯学荣:我们谈历史事物,是有一个时空坐标的。有一次我在台湾,跟台湾人聊天,他说国民党血债累累,他反感国民党,我问他:你反感哪个国民党?他说:台湾只有一个国民党啊。我说:你说的是1947年的国民党吧?他说对,1947年“二二八事变”国民党在台湾杀人如麻。那我问他:现在2015年的国民党和1947年的国民党,是不是一回事?他想了下说:不是一回事。人不同了,党章也改了。他似乎瞬间懂了。再说侵华日军,1937年杀入中国的鬼子兵,现在都在哪里?基本上都死光了,那么他们造的孽,我们去恨他们的孙子,你认为有意义吗?再说日本,现在有许多青年恨日本人,现在的日本人是没有血债的,他们的先辈有血债,但是有血债的都死光了,我不喜欢日本人,我也没有必要恨日本人,恨也是恨70年前的日本人,不是现在的日本人,这是很清楚的。现在的日本人的性格也跟他们的先辈不一样,二战之前日本人的性格比中国人强悍,但现在是反过来了,现在是中国人的性格比日本人强悍。1945年之后,美国人通过教育改革,对日本人的思想进行了改造,阉割了日本人的尚武精神。

 

  侯虹斌:日本的右翼有多大影响?会不会将日本重新带回战争之路?

 

  冯学荣:我在日本见过右翼宣传车,不是宣传的打仗,而是宣传“尊皇敬神”,日本会不会重走战争之路呢?从经济上没有必要,从国防上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日本认为自己面临国防的威胁,比如说它认为中国要“侵占”钓鱼岛,这个,确实也是不稳定因素,将来很难预料,当然,我再说一次,日本重走战争之路的可能性,从现在来看,是很小的。钓鱼岛也确实是右翼的口实,星星之火,前途未卜。当然,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书友提问:兴中会和华兴会、光复会有什么恩怨?蒋介石是怎样取得孙中山信任而走上权力巅峰的?

 

  冯学荣:兴中会的会长孙中山原本并不认识华兴会的领导黄兴,是日本浪人宫崎滔天介绍他们认识、并开始了十几年的同志生涯。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对自己曾经的松散式领导方式进行反思,决定今后强化领导,所以孙中山搞了中华革命党,要党员宣誓效忠于孙中山,黄兴在这一点上和孙中山产生分歧,从此二人产生了不愉快。光复会主要是陶成章发表文章说孙中山贪污公款,气的孙中山咬牙切齿,1912年蒋介石受陈其美指使、将陶成章给杀了。至于蒋介石怎样取得孙中山的信任?这件事情要从1922年的“六一六兵变”谈起,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的部下炮打孙中山总统府,你们知道当时孙中山的总统府在现在的哪个位置吗?

 

  书友答:中山纪念堂。

 

  冯学荣:厉害,就是在现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的位置。粤军将总统府炸毁了,后来国民党在原址上建了今天的中山纪念堂。六一六兵变当晚,孙中山化装逃到永丰舰上、开到了白鹅潭,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要开到白鹅潭?

 

  书友答:因为白鹅潭背靠沙面英法租界。

 

  冯学荣:又答对了。背靠帝国主义,陈炯明不敢放炮,怕误伤帝国主义、惹事上身。这段时间,蒋介石接到电报之后,火速赶到永丰舰、和孙中山同生死,这件事使孙中山对蒋介石产生了信任。沙面英国人上了舰,对孙中山说:“你们在这里,我们很不安全啊”(现场书友笑),孙中山很强硬,对英国人说:“白鹅潭是我中国地方,你叫我撤?你开玩笑!”这是插个话。实际上,尽管孙中山对蒋介石产生了信任,但是孙中山并没有将蒋介石提拔到国民党的核心地位。那么蒋介石是怎样攫取最高权力的呢?主要与廖仲恺案有关。孙中山死了之后,胡汉民暗杀了廖仲恺,然后胡汉民就出国避难了,这样国民党权力就出现了真空,然后蒋介石派兵剥夺了许崇智的军权,从此爬上了国民党实力的巅峰,换句话说,蒋介石的领导地位,不是孙中山“钦定”的,而是蒋介石自己攫取的。

 

  书友提问:中国人到底是不是应该学习日本?我们应该从日本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什么?

 

  冯学荣:日本人的确有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地方,“学日本”这个话题,从1895年开始谈,谈到现在,都谈了120年了,都过了120年了,为什么直到现在还要学习日本?学什么东西需要学120年?为什么都过了120年了,都今天还在说“学习日本”这个老掉牙的话题?我想有一个解释就是:我们在日本面前,在过去的120年以来,从来都没有做到谦虚,换句话说,我们这个民族太骄傲、太自满了,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不愿意真心向人家学习,所以过了120年了,还在说学日本,这其实是一个笑话,120年了,应该早就赶超它才对,日本现代化的动力,是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面临亡国的危机,日本当时也被许多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强加许多不平等条约,当时明治时代的日本人认为,要扩张,要当强国,只有当强国,才能生存,这就是当时日本人扩张侵略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