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州图书 > 最新动态

曾国藩大半生精力在力战流俗

来源:广州日报    信息员: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09日

  《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出版,作者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日前,关于研究曾国藩的又一本力作《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出版。作者撷取第一手可信材料,通过思辨及梳理,将读者带回十九世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穿透历史与现实的迷雾,从为师、为将、为相,到治国、治家、治身,系统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意义在于培养人才与陶铸世风。

 

  曾国藩没有军事经验,他如何来担当治军这一重任呢?什么原因成就了资质平凡的曾国藩?这既是一部全新视角研究曾国藩,也是一部立志做管理工作者可资镜鉴的枕边书。

 

  采写及图(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记者 吴波

 

《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 刘绪义 著九州出版社

   

  他是“治军如治家”的奇才

 

  《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独家阐述陶铸世风是曾国藩的成功基础,重新解读晚清危局中社会精英的责任与使命。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升官发财大多数是连在一起讲的。但是,历史上也有极个别人偶尔能够跳出这个樊篱,将自己和历史推上一个新的高度。这种人往往把做官看做是做慈善。刘绪义认为,“十九世纪晚清危局中的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

 

  曾国藩是官员,但是,他的身上又有着其他很多官员所不具备的品质,也开创了其他很多官员所不敢开创的规矩。其中最显明的一点便是,曾国藩把做官看做是做慈善。在曾国藩看来,民生就是一桩大慈善。做京官时期,他关心民间疾苦,曾一连上疏五道,解决民生问题。

 

  曾国藩没有军事经验,他如何来担当治军这一重任呢?作者认为,没有什么捷径法门,曾国藩只不过是把治家的理念拿过来治军。他说:“治军如治家”,他是将整个湘军当作一个大家庭来打造的,希望湘军将士“人人学好、个个成名”。他多次告诫身边将领,不要以为带兵很难,“带兵之法,就如父兄之带子弟”。怎么带子弟就怎么带兵,子弟兵就这么来的。

 

  他自己清醒地认识到,“鄙人乃训练之才,而非战阵之才”,他后来都总结出一条规律,凡是他本人亲自指挥的,这一仗必败无疑。到后来,他都不敢轻易上前线,生怕自己在前线会给部下带来厄运,他都有点迷信了,因此,他将精力大多花在训练上。他还把训练二字分开来看,训是训家规、训营规,练是练技艺、练阵法。一句话,训是思想教育,练是技能培训,但他认为要“训在练先”。他编《爱民歌》以教士兵,制定“十六条规定”以诫州县、营官、委员、绅士。他要求“当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他深深懂得廉洁对于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意义。

 

  陶铸世风以平天下

 

  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认为,做官的最高境界是“风清弊绝”。曾国藩最大的担当就在这里。

 

  他身边有一个核心幕僚,叫赵烈文,是江苏人,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而且很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能够出入曾国藩卧室,能够和他谈论朝廷核心机密的人物,他留下一部日记,其中他就多次谈到:“老师历年辛苦,与贼斗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斗者不啻十之五六。”明确表示,曾国藩辛辛苦苦大半辈子,他绝大部分精力并不是花在战争中,而是花在与世俗文法斗、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斗。

 

  曾国藩大半生精力确实是在力战流俗。他说:“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工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默观天下大局,万难挽回,我们所能做的,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曾国藩移风易俗之功,梁启超也认识到了,他说:“我们回头看数十年前曾文正公那般人的修养,他们看见当时的社会也坏极了,他们一面自己严厉地约束自己,不跟恶社会跑,而同时就以这点来互相勉励……”

 

  对话刘绪义:

 

刘绪义在翻阅相关资料

 

  梁启超是曾国藩典型的粉丝

 

  广州日报:当今的图书界有关曾国藩的书简直是一场乱战,你的这本《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有什么特别之处?

 

  刘绪义:我写《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是把曾国藩置于晚清大变局当中,希望彻底说清曾国藩是如何适应这一变局并且如何试图去扭转这一变局的。这就与一般就人论人,就事论事不一样,也是呼应孟子所言“知人以论世”的倡导,我写曾国藩不是为了评曾国藩,而是想通过曾国藩来了解19世纪那个大变局。

 

  广州日报:梁启超编过一本《曾文正公嘉言钞》,写过《李鸿章传》,但现代人知道梁启超与曾国藩的渊源者不多,为什么他才是异代知己?

 

  刘绪义:梁启超是曾国藩典型的粉丝,他曾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阅读延伸:

 

  “光屁股升官法”是关键

 

  “38岁的曾国藩,为堵住政敌的恶言诽谤,当众把自己脱个精光,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曾国藩发迹史》,首次曝光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的从政经历。作者汪衍振说:“为了搞清楚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的从政经历,我通过各种渠道搜寻史料,到写完,前后花了21年时间!”